第197章 一汉当五胡(为‘我想活个几十年’加更2)-《讨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果然,有一支射偏的弩箭从头顶上空飞过。

    艹!

    赵有才发誓回头要狠狠地操练弩手。

    李晗兴高采烈的喊道:“上油!”

    赵有才看了他一眼,低声道:“是倒油。”

    可中原话的博大精深此刻就体现了出来。

    李晗说上油,军士们却自觉的把油往下倾倒。

    “放箭!”

    弓箭手从城头从长街的援军处,开始密集攒射。

    董欢到了此刻算是彻底的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这是个圈套,撤!”

    残余的百余骑准备从长街上掉头。

    李晗左手拿着酒囊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右手拿着火把,走到城头边上,仰头喝了一口酒,冲着掉头的敌军笑了笑。

    手一松。

    火把落下。

    数骑冲了过来。

    轰!

    他们冲进了骤然而起的火海之中。

    人马甚至都来不及惨嚎一声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就带着火焰冲出了城门。

    随即火人落马,火马跌倒。

    长街的另一头,杨玄被众人簇拥着,看着城门方向的火焰无语,随即有军士跑来禀告了李晗的布置。

    “他放任敌军密谍打开城门,又令人准备了火油,等敌军发现城中早有准备,想撤退时,用火油封锁了敌军的归路。”

    那个狡猾的家伙,这是准备大烤活人啊!

    杨玄在想,若是李珍知晓儿子这般狠辣,手段如此狡黠,他晚上可否能安枕?

    想来是能的吧,毕竟儿子不能弑父。

    道德在许多时候能完成律法无能为力的约束,但在许多时候,道德对一些丑恶同样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譬如说君臣父子的关系链,你无法击破这条链子,就只能在其中沉沦。

    所以他的大业才叫做讨逆!

    杨玄轻声问道:“他可有话?”

    “李郎君说敌军既然是想破城,三百骑太少,如此,大队人马当在离此不远处。他说……”

    军士看了杨玄一眼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那个狗东西!杨玄喝道:“说。”

    “李郎君说,城门处火头一起,敌军主力就该出动了,明府还在等什么?”

    杨玄破口大骂,“狗东西,就服卫王收拾他。”

    可他早就为此做好的准备……一身戎装,身后簇拥着乌达率领的护卫。

    再往后看,乌压压一片骑兵,沉默的在等待命令。

    “出发。”

    杨玄一马当先。

    马蹄声惊破了长夜。

    从火头起来开始,城中就多了许多军士。

    “是明府率人在城中捕贼,都不许出门。”

    “铛铛铛!”有人打锣在喊话,“今夜城中进贼,太平军正在搜剿,谁擅自出门,一律杀了。”

    流放犯们胆大包天,你说什么擅自出门一律拿下,保证街上会多一群人,冲着火头指指点点,和一群妇人似的议论纷纷。随后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把议论的话题拐个弯……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,可否有获利的机会,譬如说顺势去偷些东西。

    城门处的火焰渐渐在缩小。

    敌军还剩下数十骑。

    赵有才说道:“该出击了。”

    李晗喝了一口酒,“我做了自己该做的,剩下的……子泰该来了。”

    董欢看到火头缩小,狂喜道:“准备……”

    马蹄声在身后传来。

    董欢的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,缓缓回头。

    一骑冲在前方,骑士伸手把面甲拉下来。

    举起横刀。

    “避开!”

    刁涉大喊。

    军士们闪开一条路。

    “万胜!”

    他们看着自己的明府率先冲进了敌军中。

    骑兵们依次跟随。

    当他们冲出城门时,身后留下了一堆肉泥。

    华卓带着三千骑正在疯狂赶来。

    “快!”

    华卓盯着前方,兴奋的喊道。

    此刻他的眼中只有火光冲天的太平城。

    “冲进城中,优先找到杨玄,死活不论,本汗只要人头!”

    “领命!”

    麾下轰然应道。

    士气如虹!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!”

    华卓意气风发,快意大笑。

    身边,娃亥喊道:“要先击破太平军。”

    华卓淡淡的道:“混乱之中,我军只需一次突击,太平军将会变成一堆肉泥!”

    “城中有人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有人喊道。

    华卓策马冲到了最前方。

    乌压压一片骑兵冲出了太平城。

    他们迅速在一骑的身后集结。

    “谁?董欢呢?”

    华卓的身体摇晃了一下。

    前方少说五六百骑。

    而董欢只有三百骑。

    他无法凭空变出更多的人马来,那么……

    “把我的大旗打出来。”

    双方人马止步,一个声音顺着夜色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很清晰。

    很耳熟。

    那个摸骨的少年,后来的太平县县令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