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让太安城的二品天人伺机出手。尽管这样成效可能不大,但有备无患。白马寺觉明大师朕也让空如大师去联系了。 只是现在还没有音信便是。当然,这是下策,是最后的办法。 朕说的准备是对冲的方式。” 说到这,李洵顿了一下,回头望了一眼祥和的太安城,而后才道,“如果真有血祭,那禁地那边一定是借助阵法之力。 否则根本就无法同时覆盖住这么大的太安城,而朕要做的便是用护城大阵进行对抗。 护城大阵的威力和精妙程度想必褚公你也知道,其核心的变化点可以由守阵转为杀阵。那些阵法中的关键点若有修士坐镇。 那这杀阵威力将巨大无比,完全可以对冲掉血祭大阵。这也是国师推演出来的,可以确定的那种。” 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褚峥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,声音有些许颤抖。 李洵继续道,“世上的任何事想要取得成功往往都伴随着绝对的牺牲,这件事亦不例外。现在是整个太安城的所有百姓都被拉到一艘船上。 而想要护住这些百姓的周全,牺牲是在所难免的。若护城大阵转为杀阵,那那些坐镇关键点的修士在事后不死也废。 这样的代价是摆在明面上的。 大齐风雨飘摇千年,很多势力其实都已经背离了最初的初衷,唯大理寺除外。 这么多年的传承下来,大理寺已然蔚然成风,其精气神是世上任何势力都不具备的。如果说在那样的生死关头里,谁会为大齐子民站出来。 朕的心里只有一个答案,那就是大理寺。也唯有这个答案。 所以,能坐镇杀阵关键点的那些修士,当下也只能大理寺能出这么多。” 说到这,李洵的表情已经挂满了歉然之意,“朕知道,褚公你把大理寺所有的人,哪怕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执事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、。 所以这件事对你而言,对大理寺而言都是极为残忍且不公平。 但是朕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,现在还能保持信念的修士,并且是朕敢信任的修士也就只有大理寺了。” 褚峥陷入久久的沉默,他低眉垂首,并未回答任何话语。李洵也静静的坐在那里,等着,候着。 良久,当一缕冰冷的晚风吹进亭子的时候,褚峥慢慢的抬起头看着李洵,声音有些沙哑的问道、 “所以,这就是陛下不告诉柯老和余乾这件事的真正内里的理由所在?” “嗯、”李洵轻轻颔首,“朕不是信不过他们,相反朕很信任他们。但是朕也深知他们为人。 柯老知道了这件事,以他的性子断然不会拿寺里的执事的性命来填补这件事。反而怒极之下或许会不管不顾的直接去禁地那边。 嫉恶如仇的柯老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出来。至于余乾,朕知道,在他心里,大理寺大过一切东西。 所以,他大概率也不会拿寺里的人的生命去冒险。他的性子朕亦是猜不透,更猜不透到时候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来。 年轻人的冲劲并不适合这件事。 所以,朕只对褚公你说这件事。因为朕知道,褚公你的信念最为坚定,大局观最为清晰,情绪最为稳定。 当然,这件事最终的决策权在你。大理寺的高度自治无论在什么时候,朕都全力支持。 褚公你要是不同意这个办法,朕也不会多说什么。” 说往,李洵再递过一块玉符给到褚峥,说道,“这是记载杀阵的所有信息,以及国师对血祭这件事的所有后果和应对方法的推演。 目前,修士镇杀阵是最好的也是牺牲最少的办法。” 褚峥接过这块玉符,没有第一时间急着看,而是依旧保持着沉默。脸上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直接苍老许多。 “朕登基之后,做的唯一一件对不起大理寺的事情便是南阳世子朱宸这件事。”李洵深深歉然说道。 “当时有外患,禁地那边情势更是严重。南阳那边要是再出任何岔子,三者累积之下,大齐真的会陷入绝境。 所以,朕便想着朱宸不该这么早死,朕对不起顾老。为了大齐,朕只能妥协,当时只能暂时那么做。 朕知道,因为这件事,无论是你亦或是余乾,还是其他大理寺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对朕心中有怨言。 现在又要让褚公你做出这样艰难的抉择,朕对不住大理寺。” 说完,李洵站了起来,朝褚峥深深的拱手作揖。 褚峥立刻起身,说道,“大理寺的使命本就是如此,享受着最好的待遇,没有理由不付出的。 老臣心中有数。至于南阳世子那件事,后来老臣也想通了。如果顾老活着,想必也能赞同陛下的做法。 一个老人家的性命跟国本比起来孰轻孰重,老臣心中还是有数的。 陛下天子之躯,无须对老臣说歉意之话。” 李洵深深叹息一声,望着远处无边的夜色,“其实,若是朕能修行,倒更想做个闲云野鹤之人。 这几年的皇位坐的实在是太累了,对外就像朱煜此人,如此猖狂的在朕的头上蹦跶,视朕若无物的践踏,而朕却还要委曲求全。 对内,朕还要担忧那禁地之下的变动。还要担忧国内这风雨飘摇的民生。朝堂百弊丛生,民间怨声载道。 这一切的一切,朕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一一改善。但是没有办法,先帝当初把这皇位放到朕手里的时候,那朕便要负责起这一切。 可这其中曲折,能与人言无二三。” 褚峥亦是看着远处的夜色,安静的听着李洵的这几句从未从他嘴里听到的带着抱怨之词。 这时候的李洵却更像是一个为生活而苦恼再普通不过的人了。 但是褚峥知道,这样的烦恼是以千百万倍放大来计的。 瞥了眼李洵那已然发白的鬓角,岁月如此短时间内的刀劈斧凿,足以看出李洵这段时间是如何的心力交瘁。 之后,褚峥默然的收回自己的视线,将玉符贴放在额头之上,开始查看其这大齐护佑阵法转杀阵的核心点所在。 上面每标注的一个亮点就代表着一处需要修士坐镇的地方。 看完之后,褚峥声音愈发沙哑的问道,“陛下,这个阵点数量无法再缩减了嘛?” 李洵遗憾的摇了摇头,“这已经是经过最少化的处理,再没有办法缩减了。” 褚峥稍稍仰着头,浑浊的双眼有些润红,最后深吸一口气,“陛下,这中间这个最关键的点谁来?” “秘密。”李洵望着远处轻轻的笑了笑,笑容温和好似暖阳。 听着李洵这样的答案,褚峥愣了一下,最后收起玉符,抱拳道,“老臣明白了。不知陛下可还有别的吩咐。” “没了。”李洵摇了摇头。 “对了,之前陛下说过,太安城底下的七十二小周天阵基本就能确定是那位太祖所布,虽然这个阵法和血祭可能关联较小,但是老臣认为陛下也应多关注一二。”柯镇邦补充了一句。 “明白,朕会的,这件事一直都有在关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