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:鏖战(三)【二合一】-《赵氏虎子》
第(2/3)页
在此情况下,宋赞唯一能做的,就是继续对城墙施压,对上面的‘黑巾卒’施压。
他当即对一名传令兵吩咐道:“转告陈朗,我军需要掩护!”
“是!”
传令兵抱拳而去。
片刻之后,宋赞身后约距城一里的地方,叛将陈朗再次命令麾下的弓弩手对远处的城墙展开齐射。
而趁着这个机会,宋赞让麾下攻城的将士们稍稍撤了回来,一边让麾下将士趁此机会喘息,他一边观察城墙上的反应。
本来,昆阳城内还会有弓弩手回射,数量并不多,准头也差得很,充其量只能给他麾下的将士带来心理上的压力,但此时此刻,却不见那些弓弩手做出反击。
宋赞一猜就知道,昆阳城内的弓弩手,可能是调往西城墙抵挡纪武去了。
由此可见,昆阳守城的兵力其实是捉襟见肘,因此只要他再加把劲,说不定南城墙上的守军下一刻就崩溃了。
可问题是,‘下一刻’是什么时候?
待这次约定好的四轮齐射过后,宋赞立刻下达了再次攻城的命令,寄希望于麾下的将士能重组阵势,一鼓作气将城墙拿下。
然而现实却让宋赞深深皱起了眉头——他麾下的将士们,又一次地被挡住了,被挡在那所剩无几的长梯上,连城墙的边都没能摸到。
『黑巾卒……这些人可真厉害啊。』
远远看着昆阳城墙上那些头裹黑巾的守卒,宋赞心生敬畏。
他从未想过,一个小小的昆阳县,竟藏着如此悍勇的精锐……
转头看了一眼即将西落的夕阳,逐渐已开始焦虑的他,深吸一口气。
事到如今,他也没有别的计策,唯有督促麾下将士继续攻城,寄希望于城墙上的那些黑巾卒抵挡不住。
正如宋赞所判断的那般,昆阳南城墙上的黑虎贼,其实早已精疲力尽,全靠一股欲望、一股意志在强行支撑着,哪怕是曾经对这些寨众要求甚严的大统领陈陌,也认为他们已经做得十分出色,甚至比一般的军卒还要出色,堪比军中精锐。
但出色归出色,他麾下黑虎贼已精疲力尽也是事实,他们必须得到增援,否则这群他黑虎寨的精锐,搞不好要在城墙上全军覆没。
想到这里,他吩咐身边一名黑虎贼道:“以我的名义去见大首领,转告大首领,弟兄们必须得到增援了……”
他的话还未说完,就见不远处城墙内侧的阶梯上,迅速奔上来一群身穿甲胄的县军。
『唔?』
陈陌微微一愣。
县军?县军不是防守西城墙去了么?
就在他纳闷之际,他在那群人当中看到了陈才。
见此,陈陌恍然大悟:哦,那不是县军,而是穿上了甲胄、拿上了兵器的兄弟会成员。
至于那些兵器、甲胄是何处得来,陈陌转念一想就明白了,那肯定是拿了已牺牲之人的兵器与甲胄。
此时,不远处的陈才亦看到了陈陌,三步两步来到陈陌面前,抱拳说道:“大统领,首领命我等来支援弟兄们。”
“……”
陈陌意味不明地点了点头。
不可否认,得到了数百名兄弟会成员的增援,陈陌心底自然高兴,毕竟这意味着城墙上的黑虎众终于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。
可问题是,这群兄弟会成员连县军的水准都没有,他们如何代替黑虎众防守城墙?
一旦他黑虎众撤下去,那城墙不是立刻就陷落了?
大概是猜到了陈陌的心思,陈才压低声音说道:“首领的意思是,弟兄们并不撤往城内,而是直接在城墙上歇息,这样一来,一旦我兄弟会的弟兄出现防守上的失误,也可以立刻得到纠正……”
听到这话,陈陌皱起了眉头:“在城墙上歇息?”
要知道,在不同的环境下,歇息的效率也大不相同,与撤到城内歇息相比,在城墙上歇息就意味着他黑虎众得时刻绷紧神经,既要盯着兄弟会的成员是否犯错,又要防止城外的叛军趁机攻上来,这怎么可能歇息地好?
当然,话虽如此,但陈陌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,因为他麾下那五百余名黑虎众是万万不能撤往城内的,否则城墙就没了,大概是出于这一点考虑,他们的首领才会让他们在城墙上歇息。
在沉默片刻后,陈陌低声说道:“这样……恐怕需要很久。”
仿佛是听出了什么意味,陈才压低声音说道:“请大统领放心,无论如何,我兄弟会也会坚持到那一刻……不计伤亡代价!”
『……』
听到那句‘不计伤亡代价’,陈陌略带惊意地看了一眼陈才,旋即,他微微点了点头。
他明白了,赵虞这是要通过兄弟会的牺牲,硬生生为黑虎众创造喘息的机会。
不难猜想,这群毫无战场经验的兄弟会成员,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然会伤亡惨重,不过相比较被叛军攻破城池,这终归还是可以承受的代价。
“……拜托了!”
陈陌抱了抱拳,不是朝着陈才,而是朝着附近那群兄弟会成员。
旋即,他下令道:“传令下去,黑虎众退后,靠至城墙内侧歇息,由兄弟会的弟兄接替防守。”
当陈陌的命令在城墙上下达时,其余城墙各处,亦有源源不断的兄弟会成员登上了城墙。
只见这些人,有的穿着从尸体上脱下来的甲胄,手持同样从尸体上捡来的兵器,而有的,则仅仅只是穿着单薄的衣服,只拿着一块木盾、一杆竹竿。
让这群人代替咱们防守?
接到命令的黑虎众们面面相觑。
他们倒不是看不起对方,毕竟兄弟会与黑虎贼同出一支,都可以视为自家弟兄,可问题是,这群弟兄大多都是昆阳本地的平民,几乎没有接受过杀敌的操练,让他们来守城墙,这不是白白让他们送死么?
“老大……”
许柏立刻找上了刘屠,对此提出了异议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