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天下如何才能稳? 百姓吃饱了,这个天下也就稳住了。 这是许多人的共识。 “此言大谬!” 富弼有些恼怒的道:“若是弃之不顾,那怎么能行?” 包拯点头,“老夫也知晓,可冗官呢?多少冗官是由此而弄出来的?” 富弼无言以对。 大宋的冗官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,让君臣头痛不已。 如今怎么处置这些官吏,安稳人心是一回事,但不能冗官啊! “让他来说话!” 赵曙进来了,宰辅们行礼。 “包卿说说。” 赵曙坐下后,神态悠闲的就像是来串门。 包拯说道:“此事臣以为一体两面,若是安置了,看似平息了怨言,可随后怎么办?那些人就此安稳了下来,再去调动他们,臣以为定然会引发矛盾,到了那时,他们会生出怨怼之心……” 赵曙眯眼看着政事堂里的摆设,“这么说,你是支持沈安的办法?” 包拯艰难的点头。 为官你要有政治立场,没有立场看似左右逢源很舒坦,可这样的人最被大家看不起,墙头草说的就是此类人。 但包拯的点头更多的是在为沈安背书。 他和沈安的关系不是父子,却胜似父子,在这个关头,他不会舍弃沈安上岸。 但选择了这个立场,就是选择了站在天下官吏的对立面。 赵曙看了他一眼,问道:“诸卿以为如何?” “此事臣以为值得商榷。”韩琦的态度并未出乎包拯的预料,他木然看着,知道此刻自己在政事堂成了孤家寡人。 “那些人不容易。”韩琦看着是动了感情,“可陛下更不容易!所以臣以为,那些官吏还是去别处为好。” 韩琦竟然站在了老夫和沈安的这一边?包拯心中一惊,就看向了韩琦。 韩琦淡淡的道:“希仁以为老夫是墙头草吗?” 这一刻包拯心中生出了暖意,拱手致谢。 曾公亮叹道:“是啊!百姓艰难,若是不管不顾,以后就是大麻烦,冗官引出的事不少,各处办事拖沓,耗费大,臣附议。” 富弼笑道:“当年庆历新政时,范文正和臣等议定了大宋的问题,第一就是冗官,导致*****比比皆是,范文正只能拿着笔,一一勾选那些庸官……” 他目露回忆之色,有些伤感的道:“当时臣就在范文正的身侧,见此就劝了他,说这一笔下去,将会一家嚎哭。” 范仲淹的回答妇孺皆知。 “他说……一家哭何如一路哭!” ——以不合格官员一家的嚎哭,换取一路百姓的欢颜! 这就是范文正。 刚到的沈安在门外听到这话,不禁说道:“可惜了范公!” 范文正此举得罪了天下官员,于是新政被群起而攻之。 赵曙见他来了,就问道:“此事你如何看?” 沈安行礼,说道:“此事臣以为当循序渐进。陛下难道忘记了西北那边收复的地方吗?” 赵曙捂额,“是了,那些地方缺少官吏,有的是位置。只是西北偏僻,怕是无人愿意去。” 沈安笑道:“为官者去何处难道能任由他们决断?这里不能去,那里不愿去,这样的官员有何用?臣以为,不愿去的尽可归去。这便是臣的第二个法子,给钱。” 第(1/3)页